原型:蛇颈龙,两爪鳖
长喙脊板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成年个体平均全长2.1~3.2米,极限全长3.7米,翼展1-1.5米
成年个体平均体重0.1~0.4t,极限体重0.6t
分类:泛动物界,异脊索动物超门,曲脊索门,泛脊椎动物类,鳍肢高纲,四足形态类,管肺超纲,奔蜥型纲,嚼齿形态类,双足形态类,虚骨龙小纲,拟中龙超目,退肩形态类,伪长棘形态类,异脊超科,鳍泳科,长脊龙属,长喙脊板龙。
同属近亲:三米级别的平桕椎板脊龙,短吻板脊龙
两米级别的喙嘴板脊龙,拟硕口板脊龙
长喙脊板龙作为一种中大型淡水食肉动物,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因为它们几乎遍布这片大陆上所有有淡水的地方。可稀奇的是这么一个大家族除了在极端环境为了生存而产生的仅有一点小变化的特殊个体之外,连亚种都没有,这或许与它们特殊的身体构造有关。为了生存,在其他大家伙都在苦思冥想变得更大只的同时,长喙脊板龙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增强感知。它们将脊骨延长至露出背部,并在将最下端延伸出去,紧贴身体形成薄质骨板,这些骨板之中存在大量神经元,并且与脊椎神经直接相连,这让背部的骨板较四肢更加敏感,长喙脊板龙就用这些神经元来感知水流变化,它们也因此获得了比起一般的吻部感知系统更大的感知范围,这让它们在捕食和躲避敌害方面更加具有优势。虽然游速只有30KM每小时,略慢于同环境的巨石齿泥泳龙,也无法把更大的远东镰拟巨翼鲎甩开差距,但是较好的灵活性可以方便它借助全天候的强预警能力躲藏行踪。如此看来,长喙脊板龙的繁荣兴盛也是情理之中了。
可是如此好的配件傍身,理应玩一手集体狩猎,打打信息差,来一个以弱胜强才对,可长喙脊板龙却是没有什么大追求,每日吃吃巨舌虫肉,追追半米小鱼,好不快哉。真是名副其实的拿4090玩俄罗斯方块——暴殄天物,可你不要怪它为何如此不争气,其实早在两百万年前极热黎明开始升温前,长脊龙家族也有动辄7,8m的庞然大物,最后却因为气候变化原因导致食物锐减,大多数都死亡了,只有少部分小家伙靠着佛系与吃的少存活下来,并成为现在的各类脊板龙。
长喙脊板龙通常生活在广阔的水域,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一起生存,一个家庭通常有2只成年龙,2~3只青年龙和4~5只幼年龙组成,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也催生了长喙脊板龙特殊的育婴程序,卵胎生的长喙脊板龙通常一年之内产下两胎,头胎往往在初春,并随着父母生活直到盛夏,这时候的幼龙已经通过高速生长成长为青年龙,接着第二胎会在盛夏诞生。夏季是个万物蓬勃发展的季节,成年龙往往在这个时候会极其忙碌,这时候头胎的青年龙就要担负起照看第二胎的责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管理幼崽的方法,以便在成年后为人父母时付诸实践,第二胎会在初冬成长为青年龙,并在食物匮乏的冬季短暂停止发育,仅维持最基本的新陈代谢,直到春天的到来,这些青年龙便会照顾起 第二年的头胎,并在成年后离开,开始自己的龙生。长喙脊板龙的寿命一般在13~17年左右,成年时间只有2~3年,这使得一对长喙脊板龙夫妇产下的幼崽中安全长大的个体在它们死后刚好可以补充空缺,维持平衡,实现周而复始,生命循环。
有趣的是,长喙脊板龙似乎与胡支口魣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胡支口魣在像吸尘器一般在河底的河沙表面捕食时常常会有一些小型底栖动物受了惊吓而惊慌失措地跑出,这些小玩意对于长喙脊板龙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虽然只是因为懒得翻河沙才吃不到的),而长喙脊板龙也可以凭借出色的感知能力提前预警危险的到来,从而一起跑路或者是……拿胡支口魣当炮灰让自己跑路。(胡支口魣:我相信我的好兄弟不会背叛我的,对吧?)
它们生活在黑暗森林沃鲁目中数条河流干流的下层,依靠较低的静息代谢率提供长时间潜水能力,以保持在水下的活动效率。相比于扫击,捞鱼才是它的长处,巨大的鹈鹕嘴可以让它们捕食几乎所有体长不超过自己1/4的猎物,落单的饰纹支口魣,长棘支口魣,被从土里赶出来的淡水须舌虫集合体,在天上飞得不够高的短尾混元龙,哪怕是还未长到成体阶段的幼体远东镰拟巨翼鲎也可能成为长喙板脊龙的猎物,堪称捞王。而较好的灵活性,可以夹嘴的反甲尖刺,也配合其感知能力方便保命,再加上周密的育幼项目,其种群状态至今在缓慢稳定地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