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港股大盘缩量上升,恒生指数上升152点或0.8%,收报19,252点。恒生科指上升2.3%,收报3,921点。大市成交金额减少至867多亿港元,港股通录得2.41亿港元的净流入。A股市场包括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数本周反弹乏力,港股大盘本周有所反弹,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出现分歧。
中泰国际认为,基本面及资金流未有改善,港股是情绪修复为主。中国5月外贸数据好坏参半,其中出口同比-7.5%,逊市场预期的-1.8%;进口同比-4.5%,优于预期的-8.0%,但已经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反映内需修复动力不强,但是5月进口较4月增长6.1%,显示需求是在复苏中,只是过程很缓慢。
资金面上,反映外资情绪的离岸人民币仍然处于7.12至7.13的偏弱水平,港汇受到港美息差拉阔而转弱至7.84的水平。美元指数则仍然在104以上,显示资金暂时未有流入港股。
当前港股的升势仍是前期过度悲观的情绪修复,政策预期加上美国国务卿即将访华都给予港股反弹的窗口。然而,港股的上行空间仍受阻于疲弱的基本面,上行空间打开就必须有内生动力或盈利预期改善的配合,否则依靠情绪修复难以对股市带来持续性的动力。
5月中国出口逊于预期,5月PMI新出口订单下跌至47.2已表明外需压力很大。从出口品种看,前两个月表现比较好的轻工制造、地产相关消费品的出口增速转负,电子的出口增速仍在下行,而年内主要支撑中国出口的汽车、船舶等出口增速已明显放缓。进口方面,电子、机电设备的增速继续下行,表明大件商品或可选消费耐用品的需求疲弱,煤、成品油、农产品等是支撑进口的主力。
据报导,多家国有大行于6月8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3年期、5年期定存排牌利率下调15个基点。这是继去年9月以来银行间首次集体下调存款利率,政策信号明确。由于居民对收入预期及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导致居民储蓄倾向大增,存款定期化增加了银行负债成本。随着存款利率下调,银行负债端成本将会降低,有利于净息差扩张,利好银行股的表现。
另一方面,存款利率可能下调有助倒迫存款搬家,并回流股市及房地产市场。然而,如果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低于存款利率,存款也未必会搬家。
尽管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但未必会促使央行降息,因此LPR利率未必会下调。央行行长易纲早前提及目前实际利率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央行对利率水平的把握可采取“缩减原则,符合“居中之道”,即决策时相对审慎,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适当向“稳健的直觉”靠拢。这即意味着除非内地经济增速有低于5%目标的趋势,否则央行在降息操作必然较为审慎,更多倾向以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